資訊中心
發布時間:2024-1-5 8:46:01 瀏覽:537
企業管理中,有些崗位總是看上去很難考核和量化激勵,但是只要交付結果的崗位,就必有可以量化考核和激勵的方法。
比如:工程公司中,外出施工的人員如何考核?
先考慮清楚一個問題:為什么要考核?
明白目的是什么,才能找到方法?
① 人的天性是懶做的,喜歡避重就輕,趨利避害的。所以難做的事,不做,能做的事情,蒙混著做。所以要做考核,要給壓力,要評價表現。
② 考核是為企業經營目標服務,檢視評價各個崗位和部門的業績進度,保證實現目標的路上,及時調整目標,改善績效。
③ 沒有績效考核,管理就會失能。員工可能每天就像放羊一樣,特別無法跟蹤檢視的工作。
如何有效考核和激勵?
一、毫無理由地給夠錢,給出比同行高的報酬。有句話經常被說:只要給夠加班費,當牛做馬無所謂!這需要具備兩個條件:
① 公司有錢可給,利潤增長,足夠快,可以支撐企業的人力激勵成本;
② 建立有末尾淘汰機制(如韋爾奇的活力曲線),給夠壓力,可以用KI方式,干不好就走人;
新加坡的公務員,高薪養廉制度,就是類似方式。公務員薪酬水平,可以比擬企業高管。但有任何的貪污受賄的行為,處罰是非常嚴的。
二、結果導向,效果付費。這種方式,分為長短期兩種效果付費方式。
舉例說明:
(1) 清理管道的施工人員的外出施工,外出施工是否按質按量完成了施工過程,可能無法精準控制施工過程,那從結果和效果兩方面付費,對于施工項目單獨單價,分兩個階段支付勞務費用。
第一階段,施工項目完成時,支付項目價格的30-50%;第二階段,施工項目完成1-2個月后,沒有出現遺留或者新問題,支付剩余70%-50%。
(2) 施工團隊會有管道交叉維護的情況,A團隊負責這個物業小區,B團隊也可能負責這個物業小區。多個團隊的交叉工作,難免會造成相互扯皮,最終客戶的需求無人在關心。所以必須要解決目標不一致,利益不統一的問題。
團隊薪酬分享激勵,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比如,公司把清理上海嘉定區的所有管道做為一個團隊項目,半年為一周期,預定一個毛利潤目標,半年后毛利潤超過預算目標后,
增量的毛利潤30%分享給參與項目施工的施工人員。內部建立一個分配方式:
① 參與團隊項目分享的員工,必須出錢,按照分配的份數繳納合伙金,按份數會分配部分收益。
② 大部分分享按照貢獻價值來分配,比如到現場施工的次數、客戶反饋的滿意度等。